调整二叶罗茨风机的叶轮间隙(转子间隙)是确保风机正常运行、避免机械摩擦和性能下降的关键步骤。间隙调整主要包括 **径向间隙**(转子与机壳内壁)和 **啮合间隙**(两转子之间)的调整。以下是详细的调整方法和步骤:
---
**一、间隙标准(参考值)**
| 间隙类型 | 标准间隙范围(mm) | 测量工具 |
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
| **径向间隙** | 0.10~0.25 | 塞尺 |
| **啮合间隙** | 0.08~0.15 | 塞尺/百分表 |
| **轴向间隙** | 0.20~0.40 | 百分表 |
> **注**:具体数值以设备厂家手册为准,不同型号、压力等级可能略有差异。
---
**二、调整步骤**
**1. 准备工作**
- **停机断电**,确保操作。
- **拆卸检查**:
- 拆开风机端盖,清洁转子及机壳内壁。
- 检查转子是否有磨损、变形或积垢。
- **测量初始间隙**(记录数据,便于调整对比)。
**2. 径向间隙调整**
**目标**:确保转子与机壳内壁的间隙均匀,避免单边摩擦。
**方法**:
1. 使用 **塞尺** 测量转子顶部、底部与机壳的间隙(通常测4个点:0°、90°、180°、270°)。
2. 若间隙不均:
- **调整轴承座垫片**:增加或减少垫片厚度,使转子与机壳同心。
- **轻微敲击轴承座**(用铜棒)微调位置。
3. 调整后再次测量,确保间隙在 **0.10~0.25mm** 范围内。
**3. 啮合间隙调整**
**目标**:保证两转子啮合时既不接触又有良好密封性。
**方法**:
1. 手动盘车,使两转子处于 **90°啮合位置**(即一转子垂直,另一转子水平)。
2. 用 **塞尺** 测量两转子之间的间隙(通常在 **0.08~0.15mm**)。
3. 若间隙过大或过小:
- **调整齿轮相位**:
- 松开齿轮固定螺栓,微调齿轮位置(改变转子相对角度)。
- 调整后锁紧螺栓,重新测量间隙。
- **检查轴承磨损**:若轴承游隙过大,需更换轴承。
4. 盘车360°,确保全程无卡阻或异常摩擦。
**4. 轴向间隙调整**
**目标**:防止转子轴向窜动导致端面磨损。
**方法**:
1. 使用 **百分表** 测量转子轴向窜动量(标准 **0.20~0.40mm**)。
2. 调整 **推力轴承垫片** 或 **端盖垫片**,控制轴向间隙。
---
**三、调整后验证**
1. **手动盘车**:旋转数圈,确认无摩擦、卡滞现象。
2. **试运行**:
- 点动启动,观察电流、振动是否正常。
- 空载运行30分钟,监测轴承温度(≤70℃)和噪音。
3. **复测间隙**:运行后停机,再次检查间隙是否变化。
---
**四、常见问题及处理**
| **问题** | **可能原因** | **解决方法** |
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**间隙过小** | 轴承磨损、齿轮错位 | 调整齿轮相位或更换轴承 |
| **间隙过大** | 转子磨损、垫片调整不当 | 更换转子或重新调整垫片 |
| **局部摩擦** | 转子变形、机壳变形 | 校正转子或修复机壳 |
| **运行异响** | 啮合不均、轴承损坏 | 重新调整间隙或更换轴承 |
---
**五、注意事项**
1. **必须停机调整**,禁止在运行中操作。
2. **使用高精度测量工具**(塞尺、百分表),避免人为误差。
3. **调整后锁紧所有螺栓**,防止松动导致故障。
4. **定期维护**(每3~6个月检查一次间隙)。
---
按照上述步骤调整,可确保二叶罗茨风机稳定运行。若涉及高压或特殊工况,建议参考厂家手册或由专业人员操作。